顶点小说网->言情->红楼小丫鬟->章节

75、068章:

热门推荐: 宇宙级宠爱 都市国术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剑仙三千万 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 特种兵之战狼崛起 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诸天新时代 我真不是魔神

送走蒋玉菡后, 琳琅收了蒋玉菡卧室和耳房库房的钥匙, 值钱的金银物件都搬到了自己家中,心中暗叹蒋玉菡家中没有主母掌管中馈果然不行。忙完,又将蒋玉菡买的七八家下人叫来仔细叮嘱一番, 大多壮年汉子都跟蒋玉菡南下了,留下的都是娘儿们和小厮们, 只有两个汉子在家看门,他们的卖身契蒋玉菡临走前都交给了琳琅。

琳琅也知道蒋玉菡心思细致, 便暂且代他管着。

老赵捧着一个红布包儿上来道:“这是荣国府里的菜钱, 支了一年的银子,一共一百四十四两,额外他们府上又多赏了六两, 大爷走前吩咐我交给姑奶奶。”

因赵云夫妇已经赎了身住在黄叶村, 但并没有断了荣国府里各样菜蔬和野菜,三百亩地租出去后, 琳琅又买了两亩地叫人侍弄, 单种些菜蔬瓜果,为了让老赵夫妇和儿子一家团聚,兼之蒋玉菡买了不少下人,便将这件事交给老赵,也不用别人了, 日日送菜到荣国府。

翠儿不等琳琅示意,忙上前接过来,数目刚好。

琳琅笑道:“难为你们两口子年年辛苦弄那菜地。翠儿, 拿出十五两来给赵叔,十二两是赵叔一年的月钱,另外三两给那些挖野菜的人。”

老赵道:“我们的月钱并没有这么多,一个月两人也才一吊钱。”

琳琅道:“下剩的给你们当辛苦钱,拿着罢。”

他们家不比荣国府豪富,壮年下人月钱不过三百钱,最高便是老赵夫妇,因跟得年深日久,月钱便是五百,从前长工短工也多些,如今都不用了。

老赵感激不尽,接了银子。

琳琅又对众人笑道:“玉菡不在家,你们好生看家,各司其职,别叫不长眼的东西进来搅了清净,等玉菡家来,见家里仍是井井有条,自然会重赏你们。再者,这前后左右都是权贵之家,巡逻的兵士极多,你们若有了什么不好的心思,趁早儿给我收起来,别叫他们逮着下了大狱,横竖十天半个月我要过来一趟。”

众人忙道:“姑奶奶放心,小的们并不敢有什么心思。”

逃奴要治重罪的,兼之他们在这里吃好穿好,月月还有钱拿,比在外头奔波劳累强多了,而且没有路引文书,他们就是逃了,也出不了城,衙门还会发下海捕文书。

琳琅笑道:“你们心里明白最好。翠儿,拿两吊钱出来给他们打酒喝,只别误了事!”

众人喜上眉梢,忙满口答应。

琳琅里外又细细看了一遍,方回转自己家中。

刚进家门,下了车,便听到中院一阵笑声,细细一听,竟是杨海和虎哥儿的声音,琳琅不禁大奇,忙快步进院,一看,果然是杨海抱着虎哥儿在花架子下看花儿。

杨海回头看到她,上前两步,道:“你回来了?”

琳琅点点头,伸手抱过虎哥儿,掩饰不住脸上的欣喜,问道:“你怎么有空来?”

杨海笑道:“前儿个进山,跨过了西山,带着弟兄剿了一窝子横行霸道的山贼,回来上头许我们三日假,我一早回来见你和奶奶都不在家,就知道必定在这里。”

琳琅听了十分欢喜,道:“那可好,咱们能好好聚三日呢!”

杨海携他们母子进屋,一面走,一面道:“可不是。这回我们得了些东西,也是那些山贼打家劫舍得了的,我记得你说过想要几件瓷器摆设,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我都叫他们分了,瓷器和笔墨书画我留了下来,不多,好不好我也不懂,等你回去自己挑挑。”

琳琅眼前一亮,道:“好。”

山贼常打劫来往行商富翁,想必瓷器都是不差的东西,不然那些行商富翁不会带上路。

上回牛冲说孙大全得的几个花瓶瓷器被他媳妇陈安人气得摔碎了,那碎片扫在他们家院子的角落里,长满了青苔,偶然有一次琳琅串门儿时见了,顿时心疼不已,那都是前代官窑名瓷,还有一个元代的青花瓶,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真是浪费了。

又问起杨奶奶,杨海道:“我来时就不在,一问,说是去村里走走,晚上回来。”

琳琅听了便放下心来。

趁着琳琅更衣梳洗之际,杨海双手绕在虎哥儿的胳肢窝下,扶着他在腿上一踩一蹬,笑得虎哥儿一张小脸儿灿烂如阳。父子两个很久没见了,虎哥儿虽能认人,但毕竟年幼,几日不见就会忘记了,杨海自然努力让他记住自己。

琳琅出来见了笑道:“再过几个月,虎哥儿就能挪步了。”

杨海闻言一笑。

听到母亲的声音,虎哥儿立即扭头去找,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像极了杨海。

至晚间,杨奶奶果然从黄叶村回来了,见到孙子,也是十分高兴,笑道:“可巧,我还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如今倒赶得上红袖的喜事。”

杨海诧异道:“红袖要出门子了?”

杨奶奶点了点头。

琳琅登时想起那个娇俏可爱的女孩子来,不禁为她感到欢喜,问道:“说的哪一家?日子可定了?咱们好去给她添妆贺喜。”

杨奶奶笑道:“说的是村东开杂货铺子老刘家的独子宇哥儿,后日出门子。”

琳琅一听,道:“既这么着,明儿咱们就该过去了。”

虽然他们住在山上,但村里人情往来也都十分留意,谁家的红白喜事不是杨奶奶亲去,便是琳琅亲至,只是前一二年琳琅怀孕生子,又坐月子,又要带孩子,因此多是杨奶奶去的,琳琅不过近两个月才去一两次。

杨奶奶点头道:“你收拾一下,大海也去,正好帮忙送嫁,咱们家的房子我今天已经打扫了三间,明儿住一晚,也不必来回奔波。”

琳琅应了,又问道:“添妆的东西,两匹大红尺头,一件银三事,奶奶看如何?”

杨奶奶道:“你那绸缎都是有钱买不到的好东西,够红袖做两身衣裳,已经尽够了,她欢喜还来不及呢,礼金再包上一吊钱。咱们家去,原不能出手太过,反招人眼红。”

琳琅也是如此打算,并没有因为自家有钱,就出手阔绰。

倒不是她小气,只是还是作为一家主母,所想自然要周全些,还要顾及彼此的体面。一则是怕人眼红嚼舌根,虽说他们早眼红过自己的嫁妆;二则倘若红袖出嫁自己给她添妆的东西多了,不但惹人嫉妒她,将来自家有什么事儿,他们都不知道如何还礼。

第二日一早,杨家一家四口便驾车回村。

因他们不爱张扬,在城里使唤人也还罢了,是大势所趋,却并不想带回村里惹人眼,遂一个丫头都没带,只带了铺盖衣服东西,杨海穿着毛青布做的衣裳,杨奶奶穿着青缎子斜襟大袄,琳琅却是浅金桃红二色撒花的褙子,一色半新不旧。

先回到家安置了铺盖东西,重新收拾一番,一家人才去隔壁红袖家。

杨海在外面和堂叔杨大郎寒暄,琳琅抱着虎哥儿和杨奶奶进屋。

白氏一见到她们,立即笑容满面地迎上来,道:“哎哟哟,快进来,正念叨着大娘和侄儿媳妇,谁承想你们竟来了。这是虎哥儿罢?都这么大了,也没见你们带他家来几次。”

杨奶奶笑道:“他人小,怕见风,不大带出门。”

白氏笑叹了几声,对琳琅道:“侄儿媳妇快带虎哥儿进里屋去,红袖在屋里呢!”

杨奶奶也笑道:“虎哥儿让我抱着,你进去和红袖说说话去。”

琳琅方告了一声罪,径自到里间来。

红袖正坐在床上做针线,几个同龄的女孩子相陪,早就听到琳琅一家到来的声音了,见琳琅进来,忙起身让座,笑道:“嫂嫂好些日子没来了,叫我怪想的。”一面说,一面又亲自拿粗瓷茶碗沏茶,那茶是绛红色,自然不是什么好茶。

琳琅并不嫌弃,欠身道谢,又跟那几个女孩子见过,才对红袖道:“一转眼,你竟是要出门子了。”

红袖脸上一红,静静地低下头去。

琳琅拿出水红绸里的青色包袱,笑道:“你如今该嫁了,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两块料子做身衣裳罢,别嫌弃。”

红袖接过打开一看,却是一块榴开百子的大红缎子,一块江南风景暗纹的石榴红绫,面料华贵,精美绝伦,连自己做嫁衣的料子都远远不及,还有那套银三事镂刻得也十分精致,众人见了,俱是满目赞叹,红袖忙道:“这样好的东西,嫂嫂留着自己用,何苦给我?”

琳琅道:“不过两匹尺头,给你做衣裳正好,若不拿,就是嫌我给你添妆薄了。”

红袖只得收了下来。

那群女孩子都十分羡慕,虽然黄叶村风调雨顺,衣食不愁,但想得这样的好料子来做衣裳却很不容易,家里也没闲钱花几百个钱去买块缎子裁衣裳。

忽听一人道:“谁不知道杨家最有钱有势,连添妆都这么舍不得。”

众人一听,看向说话的人,琳琅微微一怔,认出她正是安家的安惠,最是刁钻刻薄。只是没想到她如今都二十岁了还没出嫁。

红袖脸色一冷,道:“你说的是什么话?”

安惠冷笑道:“难道我说错了不曾?自己插金带银,遍身绫罗,嫁过来的时候满满当当八盒首饰,谁承想添妆时竟连一件首饰都舍不得!”

红袖道:“你眼睛长哪里去了?难道这套银三事不是?”

安惠嗤笑一声,道:“银子算什么,最差也该给套金的,我瞧着,不过是吝啬二字罢了。”说着眼睛往琳琅头上一溜,即使琳琅今日穿戴朴素,乌溜溜的高髻上也盘踞着一只金凤。

这一番话听得琳琅十分好笑,蒋玉菡不过就是拒绝了安家的提亲,竟致他们记恨这么多年。别说蒋玉菡拒绝,便是她自己做主,她也要拒绝的。择婿先是人品,后是家人,最后才是家境,这几样安家可一样都没有。

琳琅笑吟吟地并没有反驳,道:“可不是,勤俭持家才是上策,我原是那极吝啬的人,只不知道安姑娘家里给红袖添了什么作嫁妆?拿出来,叫我们瞧瞧也好羞一羞我!”

安惠张口结舌,不禁无言以对。

红袖暗暗解气,拿出三尺红布对琳琅笑道:“这是安家婶子给我添妆做衣裳的。”

琳琅闻言,看了一眼,暗叹安家着实吝啬到了极点,虽说添妆不拘多少,可皆是新东西才好,但这块红布一看就知道是极陈旧的东西,边缘也有些褪色了,况且这长短尺度,怕给红袖作件袄儿都未必足够呢!

看罢,琳琅笑道:“果然比我大方些。”

众人都听出了她话里的讽刺之意,不禁莞尔一笑,心头却均是凛然,看来这素来温温柔柔的琳琅也不是好欺负的。

一时杨奶奶进来道:“大海媳妇,一会子你去老刘家坐坐,咱们一个村子的,原都该去,既然大海给这边送嫁,我带虎哥儿吃酒,老刘家那边你去吃酒。”

琳琅起身出来,笑道:“我记着了,这就去。礼金怕要少些了。”

杨奶奶点头,道:“乡里乡亲的,二百钱就够了。你去罢,虎哥儿我带着,离咱家近,虎哥儿想吃什么也便宜,一会子我叫你大婶子挤那羊奶煮一碗给他喝。”

琳琅方回家换了一身衣裳,又用红帕子包了二百钱,装在荷包里,方往村东走去。

从西至东,也有几里地,但人来人往,路遇村民乡邻,总要停下问好说几句,如此一来,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刘家,也有许多吃喜酒的都是相熟之人,不免一一见过。

琳琅进屋见过老刘之妻,老刘家的自然欢喜不已,道:“怎好劳烦你亲自来?”

琳琅笑道:“说什么劳烦?原该讨一杯喜酒吃吃。大海给红袖送嫁,奶奶在那里吃酒,我便来这里了,别嫌弃我嘴馋才是。”

老刘家的忙笑道:“不敢,不敢。”又请她进堂屋。

屋里坐着几个积年的老人家,和老刘家极近的亲戚说话儿,见到琳琅都笑道:“你也来了,你奶奶怎么不见?”

琳琅又把先前的话说了一遍。

众人笑道:“是呢,一个村子里的都该走走,幸而你们家有了你,不然竟分不开身了。”

琳琅含笑谦逊了几句。

此时老刘家的亲戚们,有认得琳琅的,也有不认得,后者见琳琅如此人品衣服,礼数款段,岂有不爱的,都禁不住私下详询,待听得她乃是正六品敕命,神色登时肃然。

琳琅浑然无觉,仍耐着性子和这些老人家说话。

老刘家亲戚里有个极老的妇人,细细打量了琳琅半日,方趁机道:“阿弥陀佛,这不是那年带我和板儿进京的出挑得天仙似的奶奶?”

琳琅扭头一看,展颜笑道:“刘姥姥,怎么是您老人家?”

相关推荐:异体天王九域神坛九域风云九域星芒寒冬与盛夏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