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言情->红楼小丫鬟->章节

66、066章:

热门推荐: 宇宙级宠爱 都市国术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剑仙三千万 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 特种兵之战狼崛起 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诸天新时代 我真不是魔神

第二日, 雪下得更大了, 琳琅起来,见院子里的积雪竟有尺厚,雪犹在下。两家下人正拿着扫帚扫雪, 但扫干净片刻后又被冰雪覆盖。

琳琅取了几色礼物叫毛大送到孙大全家,道:“就说你们大爷的意思, 请孙千总好生养着,等雪停了, 再亲去探望。”

毛大答应了一声, 提着礼物去了。

琳琅方转身回屋,见杨海面色沉重,看个不停, 不知他在看着什么, 便问道:“你在看什么?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你们该是不进山了, 担忧什么?”

平时这个时候, 杨海早就去军营里了。

这雪虽然下得大,但以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大雪。

因此琳琅不知杨海在担忧什么,脸色如此凝重。

杨海叹道:“我担心雪势太大,山上的积雪越积越厚,一旦天晴, 雪崩了的话,或带起泥石,咱们住的地方可有极大的危险。”

琳琅唬了一跳, 忙拉着他道:“那可如何是好?”

头一回,琳琅不觉得依山而建是美景了。

杨海忙含笑安抚道:“你不用担忧,好在咱们这个营所在的山势不高,等雪停了,我立即带人去铲雪,把山上的积雪能铲的都运到山下沟渠里,不能铲的也尽量扫一扫,免得塌陷下来,我手下那么多兵,家眷都住在这里,自然愿意去的。”

琳琅微微放下心来,点头道:“也好,防患于未然。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胆战心惊的。”

杨海道:“你放心,只是看着吓人,一旦积雪铲下来了,便没什么危险了。”

琳琅忙道:“那你快去和他们商议个章程来,好歹记着,这下面可是几千几万口子呢!”

杨海点点头,道:“他们必也有此主意。”喝了两大碗牛肉汤,泡着厚饼,倒也香甜,吃完收拾好碗筷洗刷好了,才出门。

杨海出门后,琳琅立刻叫来两家下人,道:“拿钱去买牛肉,再要一副牛骨和牛下水,让他们把骨头敲碎,回来在门口搭个棚子,架上四口大锅,一锅放一些牛骨头加上洗净的牛肉和下水煮了,肉和下水煮熟后捞上来,牛骨仍旧熬着,熬好后就放着。”

毛大诧异道:“奶奶这是做什么?煮着么多牛肉咱们可吃不完。”

琳琅道:“谁说是咱们吃的?便是大肚子弥勒佛,也吃不下一头牛去!待雪停了,你们大爷要手下那帮子兵士上山铲雪,天寒地冻的,岂不辛苦?煮好了先放着,待他们走时,在路口支锅,把肉和汤、饼都带过去热了,叫他们一人喝一碗牛肉汤再上去。一会子我拿些药材出来放在汤里一同熬着,他们吃了不但暖和,还能防风寒。”

众人忙道:“奶奶善心,是我们想差了。”

琳琅又吩咐毛大家的和苗青家的道:“你们男人去买牛肉,你们在家也不必做别的了,多蒸些馒头卷子,烙些厚饼,不必全是细面,搀些玉米面儿等粗面,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多多地准备着放心,他们必定能吃的完。”

说罢,取了十几两银子给毛大,众人便忙活起来。

杨奶奶知道后,暗暗点头,道:“一副牛骨头能换水熬七八次,花十几两银子也值得。”

琳琅笑道:“他们也是为咱们住的地方,只好略尽一点子心意罢了。”

杨奶奶不解,忙问缘由。

琳琅恐吓着她,欲待不说,却在她精光四射的眸子下只好吐露出来。

杨奶奶听完,道:“大海想得周全,你先去忙,让我想想。”

琳琅忙笑着安慰道:“大哥说等把雪铲下来,晴天也无事,奶奶不必担忧。”

杨奶奶摆摆手,琳琅只得先进去,拿干净的白布缝了两个小布袋子,装上嫁妆里带来的黄芪、防风、白术等药材,并一包红枣儿,又去厨房里装了些煮肉的大料等,密密地把口缝住,方转身交给苗青家的,嘱咐她在煮牛肉汤时好放进去。

苗青家的自来以后,常用这法子煮牛肉汤,即使琳琅不说,她也知道该如何去做。

西山大营数万兵士,随军的家眷也有极多,总住了数千户,是寻常村子的十倍,为了照应他们这些家眷,平时所卖的鸡鱼肉蛋和油盐酱醋东西都是极便宜,少时毛大和苗青便带着人抬着五六百斤牛肉和一副牛骨回来,还有一整套牛下水。

搭棚架锅,洗肉剔骨,两家下人忙得热火朝天。

毛小牛和二妞兄妹两个坐在锅前烧火,因他们家的柴火都是从山里砍来的,又一段一段砍得整整齐齐,码在门口两侧墙下,用一块油布密密地遮盖着,遇雪不湿,故而十分好烧。

不到半日工夫,满院都是浓浓的牛肉香。

杨海踏雪而归,笑道:“老远就闻到咱们家的牛肉香了,这是做什么?”

毛大家的抬起头,忙笑着将琳琅的意思说了。

杨海一听,抚掌赞道:“想得果然周全。”忙进了屋。

只见琳琅正坐在炕上绣花,虎哥儿就在脚边,她一面绣花,一面不时低头看看孩子,一动一静,真如那仇英的仕女图一般明媚好看。

杨海不觉看得痴了。

琳琅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笑道:“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过会子才能吃饭。”

杨海笑道:“被咱们家的牛肉香给招来的。”

说着,解下身上那件石青八团天马皮的大氅,抖去雪花,挂在衣架上,自己在熏笼边烤了烤,才走近炕边,抱起襁褓里的虎哥儿,逗弄了一会,自己却顺势坐在琳琅对面。

虎哥儿睁眼回视着杨海,没多大工夫,便合眼而睡,口水流到绣着花猫戏蝶的围嘴上。

杨海看得心满意足。

琳琅挑眉一笑,道:“离你们军营这么远,怎么就闻到了?竟是哮天犬的鼻子不成?”

杨海哈哈大笑,说道:“便不是,也差不离!”

虎哥儿被他笑声所惊,哇的一声哭起来。

琳琅立刻放下针线,越过炕桌,伸手打了杨海一下,把虎哥儿接在怀里哄着,嗔道:“你这么大的人了,还笑这么大声,别吓着虎哥儿!”

又问道:“你们商议得如何了?”

杨海笑道:“大伙儿都一样心思,等雪停了,全部上山铲雪运下来,你放心,这些人,就这么点子雪,一日便能干完了。”

一语未了,杨奶奶进来让琳琅收拾东西。

琳琅忙问道:“奶奶这是做什么?”

杨海也不解地看向她。

杨奶奶道:“我想着这几日雪下得这么大,冷不防若果然出了事可如何是好?叫琳琅带虎哥儿去城里住两日,等雪化净了再回来。”

琳琅忙笑道:“大哥已有了主意,和营里都商议好了,等雪停了,山上雪扫净了,运下来,哪里还有什么危险?快过年了,我又怎能扔下奶奶独自带着虎哥儿回娘家?”

杨奶奶却道:“有什么不行?自然以你和虎哥儿为先。”

琳琅笑道:“趋利避害之心,我自然也有的。只是奶奶想一想,这大雪未停,积雪未净,如何下山出营?山路崎岖,竟艰难得很。在家里,大哥他们已经想好了法子,铲雪下山,不过一日功夫,十之八九不会出事,可倘若咱们在路上出事,又如何?”

杨奶奶想了想,笑道:“是我想差了。”

随即转头对杨海道:“你千万记着,雪一停,就带人去弄。”

这场雪,足足下了两日两夜,到了第三日才停,山中的积雪足有一尺半深,银装素裹。

一大清早,太阳未出,杨海便一身短打扮,拿了铁锨,带人上山。

临上山之前,琳琅带着人将热腾腾的牛肉汤和切好的牛肉、卷子、饼子送到路口,来来回回十余趟才搬完,又抬了四个锅腔子支着,上坐大锅,锅里还在熬汤,周围摆着四张松木桌子,四十来个青花粗瓷大碗,笑道:“上山前,喝一碗牛肉汤,暖暖身子驱驱寒,途中饿了,便下来吃,这里火不熄,汤也在熬着,管够!”

牛冲喝了一大口牛肉汤,捞出泡在汤里牛肉大嚼,笑道:“这汤又浓又香,还没膻味儿,嫂子这是怎么熬的?倒便宜了我们,今儿吃了一顿好的。”

琳琅笑道:“什么好不好?不过一锅汤罢了!”

姜云正细细地喝着汤,眯着眼道:“汤只是小事,难为嫂嫂想得齐全。这汤里似乎放了黄芪、白术、防风和红枣?嗯,这是能防风寒的。”

琳琅不觉看了他一眼,奇道:“你如何尝得出来?”

杨海过来笑道:“他也是家学渊源。姜老爹是随军的大夫,只是并不是咱们这里的。”

琳琅恍然大悟。

待众人吃饱喝足后,杨海大声道:“吃饱了,干活去!”

琳琅裹着一件杏红织金的猞猁狲大氅,罩着雪帽,站在路口往山上望去,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影在忙活着,不断扫雪开道,铲雪装车,运下山,人虽多,却有条不紊,一丝不乱。

苗青家的和毛大家的在家里蒸卷子烙饼,一出锅,就送来。

这边锅腔子上大锅里汤汁翻滚,依旧在继续熬着。

周边都是兵士家眷,见琳琅如此,都不约而同地送了馒头、卷子、包子来,十来家去他们家里帮忙和面烙饼,又有十来家在路口张罗,还有几家支了锅熬羊肉汤。

宁孺人因昨儿崴了脚,不能帮忙,便送了一口袋细面和一口袋玉米面来,扭头对在家带孩子的杨奶奶道:“你这媳妇,心善,想得也体贴。”

杨奶奶点头微笑。

宁孺人笑道:“从前他们也上山铲雪,怕雪塌下来,偏没人想过在山下支锅给他们熬汤喝,不过送一点子干粮便罢了。这牛肉汤虽贵,却也不过十几两银子,若有心,大伙儿凑一凑也得了,只是没人想过这一遭儿。”

杨奶奶道:“从入冬,我们家天天喝些牛肉汤,强筋健骨,还能驱寒,这一年来,因是常喝,我竟没再得过风寒,她便因此想到了也未可知。毕竟大海他们上山,半截身子泡在积雪里,冷得很。”

宁孺人奇道:“难道这牛肉汤还能让人不得风寒?”

杨奶奶道:“我见她熬汤的时候,放了几样能防风寒的药材。”

宁孺人忙问是哪几种,又道:“知道了,以后家常也做。大娘不知道,才入冬,我那小儿子便染了两次风寒,虚弱得很。”

杨奶奶说了琳琅熬牛肉汤的法子,宁孺人谨记在心,打算回去也这样熬。

可巧琳琅已经回来了,静静听完,笑道:“这汤寻常喝也罢了,只是得问问大夫再做。”

宁孺人笑道:“你也太多心了,难道我还疑心你害人不成?”话虽如此,到底记下来了。

因人多势众,忙活了一整天,及至傍晚,便把山上的雪弄得差不多了,运到山脚下的水池子里,山上露出松柏一点苍翠之色,映着西山落日如血,端的好看异常。

等杨海归家,收拾好锅灶东西,已是夜深了。

琳琅一面拿着衣裳给他换,一面道:“这靴子还是我用鹿皮做的呢,竟也湿透了。”

去了一点心事,杨海笑道:“山上积雪深得很,一脚下去,就没过靴子口了,幸亏把靴子口扎得紧紧的,不然只怕靴子里能倒出冰水来。”

琳琅闻言,不禁莞尔。

因夫妻两个都累了一天,一宿无话。

又过了几日,刚进十一月,庄夫人忽然下了帖子来,说家里的梅花开了,请她赏梅。

杨奶奶忙笑道:“你去罢,虎哥儿我在家看着。”

琳琅犹豫道:“这一去,怕得二三日,虎哥儿在家吃不到奶,可如何?”

杨奶奶也心疼重孙子,一时无措,不由得看向杨海。

杨海笑道:“我们一家都去城里玉菡处住几日罢!”

杨奶奶和琳琅不约而同地道:“你这个月有假?”

杨海笑着点头,道:“一年一个月,我这个月得了,下个月便不得,不过横竖一家都在大营里,便是没假,也日日能回来。”

杨奶奶和琳琅倒也欢喜,琳琅遂回了帖子。

只是帖子刚回,杨奶奶便道:“你们两口子去住罢,我在家里不去了。”

夫妻俩忙道:“这是为何?”

杨奶奶笑吟吟地道:“大海又不是不能带孩子,你们父子两个正该亲香亲香。我在家看家,你们只管去,也不过三五日就回来了,还能久住不成?”

杨海和琳琅百般劝慰不得,只得收拾东西,于次日出营进城。

杨奶奶又叫翠儿和二妞跟去。

这两个丫头跟了他们一年,琳琅更知晓大户人家的规矩,故一年下来,已经教得她们似模似样了。琳琅推辞不得,只得带去。

相关推荐:异体天王九域神坛九域风云九域星芒寒冬与盛夏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