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军事->天启1626->章节

第二百八十章儿女情长不及家国大事

热门推荐: 都市国术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剑仙三千万 特种兵之战狼崛起 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 诸天新时代 宇宙级宠爱

第二百八十章儿女情长不及家国大事

王朝恩此时听见声音也匆忙赶了过来,生怕信王朱由检会有什么意外。

可来了一看,只见信王却只是朝他挥了挥手就让他下去,而他也只得脸上嘿嘿一笑再次躬身离开。

毕竟其实他也明白,信王与王穿之间并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就算有什么意外他也无法补救,如此做作只是一个当奴才的本分而已。

王穿重新给信王换过茶碗再斟好茶水,收拾了碎碗到让信王有些脸上难堪,堂堂大明的信王爷竟然是如此惊不起竟外之人,更何况说之前王穿都有意提醒他,也是先从魔尊说起也算是给足了信王适应的时间。

王穿却像是意料之中一样,收拾干将这才缓缓从下说道:“王爷此时一定不会信的,是不是?”

“不错,我确实不信,换是其它人肯定也不会相信,就算皇上对统领大人如此了解怕也不会相信。

但本王却又不得不信。”

朱由检还是找到了理由,而且也说得十分顺口,也给自己留了颜面,只在说明王穿所说实在太过意外了。

塔读@

“其实王爷也本不必相信的,因为就算是一千多年前葛仙翁的元灵此时在我身上,可我却并没有恢复多少葛仙翁的本事。

若说从现在来看,其实在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无论是来自于四百年后,还是葛仙翁的元灵来自一千多年前这种玄之又玄的事,在下一开始也是不信的。

但现在在下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玄乎的事实,承认这看似荒唐却又处处透着玄机的巧合。

也正因为此,齐云观的道清真人才会对在下如此在意。

而静儿呢受师命之托也才会一直保护着在下,屈从于做在下的一个丫头。

这一切都是因为其实从渊源上看,齐云观本就是当年葛仙翁修道的道场。

而静儿说起来只是葛仙翁的徒子徒孙罢了,而对于仙翁元灵附体的我,她们才会如此恭敬。

若不是如此,凭她们的修为,又何必在乎我一个普通的人呢?

从道家的角度来讲,世间任何事都是相对而生的。

魔已现,仙也出,此正符合道家之理。

道魔本就相生,决不会单独出现,而在下的天命就是要承仙翁元灵,承千年之前的使命降伏这个魔尊。

至于说却又无端卷入此时后金与倭国对我中原的窥视威胁之中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此是大明之势,在下也不得而知。

相信天命之中遇上某人,碰上某事,了结什么样的劫缘,而这些自然也不必纠结,完全可以说是上天注定的,这样一切都好解释得多了。

至于说在下将来会怎么样,归去何处,其实现在连在下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茫茫了然而已。

所以我可以阻止七公主嫁与魏良卿,可七公主却与在下有缘无份。

若说皇上赐婚于我,那还真的是会误了七公主一生的幸福。

而在下的本意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不得不拒绝此婚事。

此事还望信王爷能够理解,更要求信王爷多开导于七公主,也向皇上解释清楚在下的无可奈何之处。

对于七公主对在下的情义,非是在下不知,也非是在下无所感触,实是在下也无法预知将来的情势,只是不知来生是否能还了七公主,只能但愿如此期盼了。”

王穿此时还是回到是正题,这样解释自己无法娶七公主已然理由十分充分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而且也无关于儿女情长之事,却是天命所归之事。

从另一方面来看,王穿舍弃世人求之不得的驸马身份,其实也是为了七公主好,而非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

这也正是真正的情感应该有的表现,爱一个人的真义在于成全,而不是占有,也不是左右其人的想法,更不是利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此事还真是让人意外连连呀!

若真是如此,那么统领大人所想所为到也可以合理解释。

只是此事是统领大人的秘密,自然不可能让其它人再知道了。

想必若不是要解释此事之难,统领大人也不会让本王知道的,更无须向本王说得如此清楚。

毕竟魔尊已现,若他知道统领大人此时的身份,那么必然会对统领大人不利。

而且此时白莲教四处兴风作浪,那些法王也是修行之人,若他们知道统领大人身具仙翁元灵,自然也会心有不轨之心而争相来抢夺。

那么这样看来,在京城北统领大人遭妖人袭击,其实也与此事有关了。

若不然妖人又如何会在意去袭击一个普通之人呢?

更何况就像统领大人所说,纵然统领大人对本王说清了此事,可本王心里始终还是一时之间难与接受如此蹊跷,如此玄乎的事。

那么试想七妹又如何会相信呢?

若是真的这样跟她讲,依他的性格脾气必然反而会认为是统领大人在故意找理由搪塞于她,会让她更加伤心的。

不知统领大人可有什么好的主意来让七妹对统领大人死心呢,继儿圆满解释此事呢?”

信王也是十分为难,用这种理由实在是荒唐可笑,而他身为兄长自然也不想再二次伤害七公主了。

“没有,因为此事在下是当事人,所以在下更没有好的办法了。

要不伤害七公主自然已是完全不可能之事了,但却也只有靠皇上与王爷来处理此事,让七公主所受的伤害能最小,以此也宽慰在下愧疚之心。

而且将来只要在下出去赈灾,那么相信七公主也会慢慢的忘记在下的,那时只要皇上再择机为七公主赐婚,那么自可保得七公主一身幸福,不受在下影响。”

王穿此时直接明言自己没有办法,像是在耍无赖一样,可却也是最好的说法。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毕竟感情的事有的时候当事人却实难与说得清楚,需要旁观者来协助解决才能事半功倍。

信王一听,眉头大皱,知道也只有依王穿所言了。

若两人分开一段时间,或许会让七公主忘记王穿。

当然信王也听出王穿其实也是话中有话。

“统领大人,前两日我去访过周老先生,可问了四邻之后知道周老先生已经远行,而据知情人说,统领大人曾带七妹去拜访过周老先生。

周老先生学究天人,博学多知,精通易理卦算,想来统领大人是早有准备,不知有没有为七妹卜算过她将来的姻缘呢?”

王穿一笑道:“信王爷果真聪慧,此事自然是为七公主而谋,只是未曾想周老先生果真如王爷所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卜会算。

那日他已经卜算到我们四人会去找他,而他也早有准备远行。

只是王爷可知那日除了我与公主,还有青雪,尚有一人是谁呢?”

信王朱由检一听,也明白了一些,脸上也显出微笑。

“自然知道,是齐赞元将军,看起来他与七妹才是千里有缘来相会的,那么周老先生所算当是与齐将军有关啦。”

“不错,当时我只是觉得齐将军此人不仅年轻有为,将来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不仅相貌英武,而且也算是知书达礼,聪慧有加。

在战场之上更是兵法了得,心机灵活。

这样他才会得袁督师信任调回京城。

若说齐将军是一个鲁莽而无脑之人,那么回了京城反而是害了他。

可齐赞元却不一样,此次回京算是又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

周老先生精通梅花易数,自然也为七公主用测字之术算了一卜,也为齐将军用梅花易数卜了一卦。

两人的姻缘皆在其中,那么排除在下就很明显了。

七公主自然也明白天意如此,却并不放弃,或许是七公主的性格使然,不会轻易顺从于命运的安排。

但这却是非在下能安排的,有时连在下也不得不服周老先生的神通。”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王穿早有准备,说起来也是有无奈之处,却也透着一股自信,解决任何困难的自信。

“怪不得,这几日齐将军到是经常去公主府上,这怕也是统领大人的安排吧。”

信王一想,到也想得通了,而且也有信心,不像刚才那么忧虑了。

“王爷所想正是在下之意,在下虽然也有不舍,却也不得不提前为公主的幸福着想,那王爷觉得齐将军如何吗?”

王穿此时也是微笑着看着朱由检,虽然这是王穿的主意,但却不偏不巧阴错阳差的让齐赞元与七公主相识。

这到是应了世间常人所言“有缘千里来相会”。

齐赞元因为皇宫之内妖人出没而被调回京城,却又因为袁督师的援意与王穿相识相交。

此时又与七公主有缘,正是千里来京相会。

“此人到是不错的人选,只是此事待入宫之后本王还要再呈报皇上,最后让他来定夺。

至于说统领大人也就不必忧虑了,想来用不了几日即可启程,那么让七妹与这位齐将军在京城多相处一些时日。

这样七妹也会少一些抵触之心,再由皇上找个理由另行赐婚,此事到也是水到渠成了。

本王在此还要感激统领大人对七公主的真情实爱。

未曾想统领大人不爱美人亦不重权势,如此奇遇般来了大明天启,不是为自己而谋,却是为她人做了红娘。

此情到让让人感叹呀。”

朱由检的话说得是事实,可此时说出来,到让王穿心里更加落寞了。

从四百年后穿越而来,许多人都会臆想着享受荣华富贵,可王穿呢,不仅没有荣华富贵可想,却还要面对妖魔鬼怪,面对此时风雨飘摇的大明内患与外忧。

更可笑的是,面对大明公主的垂青,王穿不敢为自己谋算,却还要成全别人,牵线搭桥,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呀!

就好像一首民谣所唱:“是谁为你做的嫁衣?”

可问题的最后结果却是自己为自己喜欢的人做的嫁衣,这如何不让人难受呢?

不过王穿到也想得开,所谓宁拆十座庙,不损一桩婚,就是说不论是佛祖也好,其它神灵也罢,所建之庙供奉的只是泥菩萨而已,纵然损了,也无损每个人心中之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若心中有佛,何必拜庙呢。

可两人的姻缘却是如此难得,又是如此机缘,若是拆散了,那么就是有违天道之意了。

就算是自己身在其中,也当要懂得取舍与成全,而这或许才是爱的真谛吧!

“王爷,此事就此作罢,想来王爷今日来找在下定然还有其它更重要的事,不妨也一起说说如何?”

王穿倒底还是进步许多,懂得查人观色,也懂得揣测人心。

更难得的是,无论心绪如何变化,王穿的心到也更加通透了。

更重要的是,既然七公主的事已解决,那么王穿其实也不想再提及这种伤心事了。

“是呀,儿女情长之事终归还是私事,无论是涉及我皇族还是普通平头百姓,与国之稳定来说都是小事。

统领大人曾向皇上提出分封几个老王爷之事,皇上也问询了我的意见。

本王也是疑惑,为何统领大人会于此时提出。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且除了三皇叔福王已于先祖之时得了封地,其实三位皇叔其实在京城一直相安无事,若说此时封地地方,本王觉得未必有利于稳定局势。

若要是几个王爷想参政此事到也可以考虑,可偏偏统领大人却提出分封领地,这就是本王不得其解的地方了。

但本王也知道既然统领大人提出此事,定然也是深思熟虑之举,所以今日来此就是想听一听统领大人的想法。”

其实信王来讨王穿关于七公主婚事的想法只是不得己,甚至并不需要如此关切。

但三位王爷的分封却是关乎于他的地位与权势,甚至于将来,这一点对于信王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若说这几个王爷留在京城,当然要受天子监管,而且不能参政议政,手中并没有实权,对于他这个继承大统的年轻一辈王爷来说,并没有实质的威胁。

可若是有了封地,像此时的福王一样,那么实力就不一样了,会超过他这个年轻的参政王爷。

而且大明朝虽然自太祖之后,又经历了当年燕王的反叛,这是历史教训,对于封地之王都有顾忌,特别是天子。

而此时信王还不是天子,只是朱由校钦命皇位继承人,将来如何变化,他自己也不敢保证。

若说将来这些封地之王对皇位再有野心,那么就会对朝庭构成巨大威胁,甚至可能历史重演。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是朱由检最担心的。

所以刚才的话虽然说得客气,是想知道王穿的想法,其实是在责训王穿,为何要提出如此不利于朱由检的谏议。

“我知道王爷心里一定在骂我这个不识体统之人,为何要多管皇家闲事,为何要于此时王爷地位不稳,实力尚还不济之时提出分封三位王爷,若说再过几年王爷在朝中有了自己的权势,有了自己支持的朝臣,那么分封自然就会少了些威胁。

可在下今日到是可以跟王爷说明白一些,在下并不想管皇家之事,更不在意将来谁会成为皇上,若王爷对此没有信心,那么一切都是妄然。

在下提出此事,其实为了非是皇家,非是信王爷,也非是其它三位王爷。

而到现在虽然我与其它三位王爷也有些交情,可他们也从来未有人提出想过分封地方,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王爷怀疑我得了三位王爷好处,或者说是与三位王爷暗中勾结,其实大可不必。

而且三位王爷在京城之内若无封地迟早是要参政议政的,此事皇上该早有主意。

想来信王将来也不会阻止,因为就算王爷将来登上大位之后,最能依靠也是最为信任的当还是自己家人。

那么之所以让王爷害怕此事成真,其实是因为有忌于当年之事。

这样看来,信王爷是不信任现在的三位老王爷了?”

王穿并不给信王什么面子,而是直言自己非是为了个人,也非是为了皇家,这算是解释了自己的立场,不想让人觉得他王穿也会是一个自私自利之人。

朱由检此时有些尴尬,像是自作多情却被无情否认。

“统领大人的话本王就不明白了,此事与我信任不信任三位王爷有何关系,而且当年之事历代我大明天子都会防范,我作为参政的王爷,自然也会提醒皇上,此也是身为人臣的职责。

但我对于几位王叔也是是十分信任的,这一点到也不必置疑。

只是本王也疑惑,统领大人口口声声不是为了皇家,那么难道说是为了天下,可天下稳定与否与三位王爷分封又有何关系呢?”

朱由检比起朱由校来说到还是气量差了一些,也年轻一些,所以此时脸上也透着些怒意,觉得王穿总是说得大义凌然,不带一份私情,其实只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已。

若说刚才处理七公主之事他尚可以接受,那么此时直接关乎他的利益之时,他已经不再掩饰自己的心里情绪了。

王穿自然也明白,心里多少有些失望。

历史上朱由检虽然十分勤政,可却也是因为气度狭窄,用人没有耐心,疑惑重重,在朱由检当政之后的大明更是频繁更换得力大臣,让人不敢相信他,这才会走到最后的结局。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跟朱由检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王爷说得不错,在下正是为了天下这才会有如此建议,若不为天下,王爷觉得真的是为我自己吗?

天下虽然此时是朱家的天下,可若只是为了朱家,那么必有一日会失了天下,这是历史的必然。

内患当也可平,可外忧呢?

在下曾经说过八月倭国会登陆朝鲜,借此跳板试图吞食中原,此非是危言耸听,相信朝鲜求救的文书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倭国窥视中原大地非是一日的阴谋野心,其实已经营多年。

圣法教其实就是其控制的一个民间宗教组织。

二年前山东的**其实只是圣法教的烟雾弹而已,意图是要让朝廷对圣法教放松警惕,认为圣法教不足为惧。

而这二年来,圣法教已经渗透到中原各大道门佛门之中,还控制了不少地方白莲教团体,这一切皆是倭国人图谋里应外合的第一步。

可能王爷不会相信,认为在下是在胡说,可据在下所得消息,就连龙虎山都已有圣法教的奸细在作怪。

塔读@

八月十五,张天师会召开道门大会,就是想团结各大道门一起对抗圣法教。

这是因为张天师已经感受到了圣法教的威胁,这才会出此下策的。

而这只是倭国图谋里应的部分,此事不可不防。

而外合之因就在于倭国,还有后金。

试想若倭国与后金联合,那么朝鲜支撑不了多久就会被两军踏平。

只要他们大军挥师南下来袭,那么大明就危险了。

若大明有失,信王爷再考虑将来之事其实没有半分意义。

而此时地方白莲教兴起,百姓受灾严重,民心有变,谁可以稳定一方呢?

信王爷有没有可信任的人,能不能保证将来倭国入侵的时候还能有效控制地方。

若京城有难,谁又可以前来勤王,护卫大明天下的安危,保证我中原不被倭国吞食呢?

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而不是谁的天下,若天下有变,皇家又如何自保。

可若此时分封三位王爷,那么他们都可以控制一方,再加上已分封的福王爷,若京城有难,至少有四位王爷还可以前来勤王,也算保着大明的半壁江山。

此难道会于王爷有何不利之处吗?”

相关推荐:全球高温:我在末世囤积百亿物资神的游戏:我立于百亿生灵之上玄幻:开局百亿道仙火情非得已:江少的白发前妻苍天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