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军事->天启1626->章节

第一百七十二章本心之眼

热门推荐: 都市国术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剑仙三千万 特种兵之战狼崛起 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 诸天新时代 宇宙级宠爱

第一百七十二章本心之眼

“静儿,其实你一走后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些倭人确实是无辜的,不论是在三百年后他们说起来也是受害者,战争从来只是政治家的游戏而已,于百姓而言无可耐何的,毫无选择的。

就算是此时的后金,就算是将来他们可以侵入中原大地,但事实是他们所固有的族人依然还是喜欢生活在原有的土地之上,就算是一些百姓进了中原,最后也会被中原文化所融合,他们最后可以生活在中原这块富饶的土地,看似得到了更宽广的空间,其实他们也在失去,失去原有民族里的传承与文化。

就算倭人也是一样,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要统治一片土地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文化里的自然之道,需要的是传承,而非是抛弃。

前朝成吉思汗虽然东征西扩,可最后却没有一片土地能真正占有,或许他能劫走财富,可却并没有留下什么历史的痕迹,所有被他征讨过的土地依然保持着那一片土地该有的文化与传承。

这与我们祖祖辈辈炎黄子孙不一样,我们不喜欢掠夺,却喜欢留下,喜欢赋予。

留下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与古圣贤之人对天地的理解,这些看似摸不着边的东西却影响着所走过地方的一代又一代人,却从来不会带走任何东西。

赋予其它地方的是生命的源泉,文化传承的种子,是一种自然之道。

就如同水一样,水从天上来,所流过的地方都会呈现出生机与希望,可水却从来不会从流过的地方带走什么,纵然像黄河这样浑浊的水,它所带走的都是那些不稳定的泥土,在某一个地方或许又会重新凝结堆积成山,而最终黄河也会汇集入大海。

而这些百川正是中华文化里的源泉,中化文化就是这些百川最终所汇集而成的大海。

塔读@

对于这些来路不明的倭人,其实老祖宗的智慧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包容,最终这些人也会融合在中华国中,不分彼此。

所以你走后,我就去找了魏忠贤,可若说用这些理由来说,必然不可能说得动他,更不可能说服皇上,所以我也找了一些有利的借口。

今日监斩其实只是形式,只是要证明这些倭人是有用的,只有有用的人才有留下来的价值与可能。

而显然此时魏忠贤与皇上都应该明白留下这些倭人的意义了,将来或许不会再言斩杀这些倭人。

当然若是将来与倭国作战,这些倭人或许又会有其它用处。

此事本公子也不可能完全主载他们的命运,或许最终能主载他们命运的还是他们所来地方的文化。

若说倭国不容许他们回到那片岛上,那么这就是他们民族文化之中的狭隘害了他们,与本公子与我大中华国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王穿这一席话到是既有深深的民族情怀,又体现出了大中华国骨子里传承着的文化血脉,有如大海一样广阔。

大海之所以成就为大海,是因为不拒绝任何涧涧溪流,正所谓百川归海,这也是成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也是当今社会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国长存的原因。

只是到了现代,许多国人却因为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对自身所俱有的优势文化默然不见,而这也是一种危机。

说白了其实西方就没有真正的文化,西方的所有阶段文化里只有私利,所谓文化只是人之私利用文学与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与大中华文化之中,自五千年来中华族所建立的就是一个宏大的宇宙观,一个共同和谐生存发展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完全是两码事。

而在西方的文化里从来没有共生这种概念,在西方的文化历史之中只有占有只有侵略,这与大中华文华是格格不入的。

同时这也是现代人的悲哀,无视于大海的渊深与广大,却着眼于小小的占有,着眼于一时的个人得利,想一想大海里的生物是陆地生物的多少倍就知道现代人的思索是多么狭隘了。

就如同一部小说,写得再深邃,读者没有耐心,他也无法领会其中的真义。

但却不能因为少有人读而去盲目的跟从,让小说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灵魂,成为逐利的工具,而不是文化的传承。

“你说得不错,看起来不经历一些心灵的挫折,自然是无法真正领悟自然之道的。

我到是要感谢你如此聪慧的脑子,竟然能想得到如此好的办法能暂时留下这些倭人。

若是换了本姑娘,怕是想破头也想不出有利原则,这毕竟与自然之道有违,可你融会贯通,这就是你比本姑娘强的地方。”

玄静当然也体会到王穿的难处,此时也是十分通情达理,而且对王穿十分肯定。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王穿嘿嘿一笑,此时盯着玄静道:“静儿,你是什么时候附着在我身上的,我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

而且今日午时,那个黑衣人与他们缠斗之时我的感官异常灵敏,竟然能看得清黑衣人的每招每一式,这是不是因为你附在我身上的原因?”

“我可没有这个本事,其实我是在后来见你无法运用自己所悟所学才会附于你身帮你的,至于说人的感官,其实这是你个人的修为,与我到没有什么关系。

人的眼耳鼻舌等等对外的感观,其实都十分有限,真正的感官还是要靠本心,本心若是静了,那么就会十分敏感,世间任何细小的变化都逃不过本心的感观。

而这其中就是于潜藏于我们身体里的另一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本心之眼。”

玄静边说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额头之处,此处正好在百汇穴之下,居于两目之上,眉心之中。

王穿一听,也是自己摸着额头,像是真的打开了第三只眼一样。

“听说二郎神就有三只眼,而他的那第三只眼就在这里。

而且我记得读过的山海经里有独目国,他们那唯一的一只眼睛也在这里。

若是依静儿所言,看起来老祖宗的智慧实在让人佩服。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他们早就知道其实人有第三只眼,而平时所用的只是看得见外面世界的二只眼睛,所以在山海经中,其实非是这些独目人没有其它眼睛,而是古人把第三只眼画出来提醒后人,打开第三只眼,自然可以无视于其它二只眼睛了。

而这第三只眼正是直通心灵的眼睛,不受任何中间环节的干扰。”

王穿此时也是一通百通,竟然把山海经中独目国的潜在隐义给弄通了,如此一想还真是如此。

其实中国人才是抽象派的鼻祖,竟然用这种方式来提醒后世之人,不要忘了打开自己的第三只眼睛。

而山海经中还有许多这样奇怪的人,比如说胸口有一个洞的怪人,其实怕也是说明这些人的心是用来谋利的,所以就空了,无用了,无心了。

如果以此思索方式来读山海经,怕是又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与领悟。

“你到是想像得远,事实也如你所说,只是每个人都天生有第三只眼,只是这一只眼睛慢慢就会被显像的感官所蒙蔽。

其实初生的婴儿所有的感知都是靠这第三只眼睛,他们初生之时眼睛是看不见东西的,耳朵所闻也无法判断。

所有婴儿的感观都会传与这第三只眼睛,让本心知道。

可随着人慢慢的成长,他们习惯于依靠外显的感官,也就忽视了这潜藏着的第三只眼睛,而这第三只眼睛有别于此时我们的眼睛,它不仅可以视物,也能听声,能闻味等。

而世人的眼耳鼻舌等慢慢的也会变得不真实,所以世人眼中天地之间其实都是不真实的,只有启发本心,让第三只眼来看世界,世界才是最真实的。

你之所以能看清黑衣人的剑,其实已然进入了另一个境界,这个境界连我也无法突破,那就是修道的第三个境界道心通真。

看起来你已经可以使用本心之眼了,这到要恭喜你了,没想到你悟性这么好,进步如此快。”

(世界上有万千生物,万千生物所感受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的眼耳鼻喉舌等感官所感知的世界其实是十分有限的,比如说颜色,眼睛只能看一定波长的,耳朵也只能听一定波段的,而味觉就更少了,因为人长大后慢慢受后天的影响,所以本心之眼也就慢慢被蒙蔽,要认识真实的世界那么就要打开本心之眼,而修行也就是如佛家所言的明心。

当然科学上也有解释,说人左右脑中间有一个松果体,虽然不知道其所用,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这个松果体所在的地方就是天眼所在的地方。

一个人受外观影响越小,那么本心之眼就会慢慢灵敏起来,甚至得到恢复。

可能读者会疑惑,佛家讲所有相皆为幻相,为何我还要讲道心通真,认识真实的世界呢?

其实这是一个过程,只有真正认识这个世界,才能进入另外一个境界,你若是连这个世界都不认识又怎么会达到道心通无的境界呢,就好比我们自己,普通人说起来根本就不认识自己,所以认识自己解答我是谁是前面的第一步,认识了我是谁,再认识这个自然世界,最后才会又回归于世界本无的境界,也正好与佛家所言诸相为幻相符合。

看山是山,是用眼来看,看山不是山是用心来看,看山还是山,心已经与天地万物融和,所以山还是山,只是意义已经不一样了。)

“哈哈,你可别把我说得这么这么厉害,若不是有你,我现在已是死人了。”

“你也不必自己看不起自己,日后我会传你一些运用法门,包括剑法之要,以后说不定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侠客了。”

玄静此时也是安慰着王穿,虽然说王穿似乎比玄静的修为更高一个层级了,可王穿却像是空有一身宝藏却不知所用之人,当然运用法门与修为其实还是两回事,就好像知道一些公式定律一样,但要实用还是要有一些变化的。

“对了,静儿,你刚才说的妖气必然是魔尊的妖气,那么你觉得是不是魔尊已经找到了宿主,此时已与宿主结合了,那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都会十分危险。

而依你所言,此人定然是那日在皇宫之人,你觉得又会是谁呢?”

相关推荐:全球高温:我在末世囤积百亿物资神的游戏:我立于百亿生灵之上玄幻:开局百亿道仙火情非得已:江少的白发前妻苍天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