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军事->三国之求生之路->章节

第一百四十九章

热门推荐: 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 特种兵之战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诸天新时代 宇宙级宠爱 都市国术女神 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 剑仙三千万

但现在需要的不是后悔而是补救,曹*正百思不得其解,忽然军兵进来报告贾诩荀攸求见,曹*知道这两个人一来,必是对自己有所指教,忙说了个“请”字。

一见两人的面,曹*也不管什么礼仪,迎下帅俺,拉住两个人的手说:“两位先生快帮我想个办法。”

贾诩一向阴冷沉静,对曹*说:“却不知道主公想的是进是退呢?”

曹*愣了一下,但既然贾诩问了,他也没有隐瞒,说:“我当然是要进了。”

“那么主公要往何处去呢?”

曹*更是奇怪,怎么自己问计,贾诩反而盘问起自己来了?但他对贾诩十分重视,于是回答了这个问题:“按照我的想法,我应该去夺回魏郡。”他知道后面还要问,干脆将答案全说出来:“可以留一员上将在这里抵挡徐州军,本相亲自带领兵马南下,只要打通魏郡一线,这危局就解开了。”

贾诩反驳道:“主公,如果程玉不在这里与您对峙,您又要怎么办呢?西面的赵国,东面的清河都已经落入徐州军的手中,如果主公贸然南下,敌军如果求稳,可帅军东行,绕过广平郡,邀击主公于魏郡城下。”

顿了一顿,用更严重的语气说:“如果敌军再走西线,先截断退往壶关的道路,再于我军背后发起攻击,那主公这数万人马就要全数损失在冀州了。”

曹*听完身上也出了一身冷汗,忙对贾诩说:“那么如果我分兵防守这几个地方呢?”

贾诩摇了摇头:“主公,我军与敌军相比,兵力上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分兵,不过是徒然给敌人各各击破的机会,于大局无益。”

曹*的心这回彻底凉下来了,对他们两个人说:“难道此役已经注定了我的失败?”

一边的荀攸也说话了:“非也,主公,此时论成败尚早,关键看您有没有断腕的决心。”

曹*是何等聪明的人,荀攸这一提醒,马上明白他说的意思:“你是说,要我放弃冀州?”

“如今广平已经是我们在冀州保有的最后一块土地,三面受到敌军的包围,只有西面还是一个险要的壶关口,如果被敌军扼守住,那么我们这数万兵马进退无距,即使能够强行突围,损伤也定然惨重,不如修养军力,等待时机。”

虽然曹*有点不甘心,但两个人都这么劝他,让他不得不冷静的考虑一下,确实现在他的形势十分尴尬,如果不能尽快的做出反映,怕是全军覆没的可能也十分大。

经过一夜的思考,最后曹*还是忍痛做出了十分不甘心的决定,撤军回并州。

贾诩又为曹*定下了阻挡敌军的策略,大军这才缓缓撤离。

当程玉听说魏郡的夏侯敦部败绩,就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做准备,不过他也知道,往往撤退的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候,很多古代战役的胜负,都是在进退之间分出的,自己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忙派探马四下打探。

果然有探子回来报告说北面山中隐隐有旌旗炊烟隐藏,怕是埋伏了不少敌人,程玉一听,不由露出了笑容,曹军果然不甘心就此撤退,还想再搬一句,这种调兵夺城的把戏,自己不知用多少回了,又怎么能轻易的上当呢。反正自己的目标也不是全歼敌军,干脆等曹军主力走的稍微远一点,就将这一小股敌人吃掉,看看曹*会不会心痛。

他既然已经打下了这样的主意,命令三军只是备战,却不出发。不过等了数日,却不见曹军有什么动静,程玉的心中渐渐有些觉得不对劲。此时不止是他,身边的徐庶更是发觉不妙,忙求见程玉,请他派一只人马去将山中的敌人驱赶出来。

于是,程玉派太史慈亲自带领人马去剿灭敌军,但事实证明,程玉果然中了敌人的计策,等太史慈到了山中士兵所指的地方一看,满山遍野不过漫插旌旗,隔一段距离有一片烧过的灰烬,却是一个敌人也没有。

听到二哥回来向自己报告,程玉只能长叹一声,不过是这样一个虚兵之计,就让自己错失了痛击曹军的机会。再派人马下去打探,敌军却早已经快到壶关了。只能大兵出发,为曹*送行了事。

曹*经此一役,虽然没有伤到元气,但短时间以内已经无暇东顾,只能死守壶关。程玉虽然击败敌军,同样不想这么早就与曹*战略决战,也乐得班师回徐州,修养生息。

军马行至魏郡,赵云领魏延胡班沮鹄等到城外迎接,让程玉等人让到城内。等程玉一见到魏郡的城池,不得不赞叹魏郡之战的惨烈。整个城池的城墙到处都有破损烧焦的痕迹,四处的民居也有很多被拆毁用于城防,如此的艰苦却没有百姓发起叛乱之类的事情,可能也多靠沮家在此地的威望,但为了感谢本地的百姓,程玉还是下令出钱帮助百姓重修房屋,并免此地一年赋税。

当地的百姓听说这个消息,都感恩不已,对百姓来说,房屋既然能帮助重盖就算拆了也没有关系,至于一年赋税,就纯粹是大人的恩赐了,都对程玉交口称颂。

到了城内临时的议事厅,赵云不敢再上座,先将程玉请到了居中坐下,然后为程玉介绍几个人。程玉对胡班沮鹄大加赞扬,当场加封胡班为奋武校尉,随军听用,加封沮鹄为中郎将,随沮授镇守河北。

不过到了魏延这里,程玉却多少有些为难,魏延本是来河北领罪来得,虽然也立下了大功,但有过不罚难以服众,最后决定将魏延功过相抵,继续发还郭嘉手下听令,不过程玉还是在众人面前表示了对郭嘉的建议也就是他的决心:“以后告诉郭先生,将在外,君命又所不受,前方的事情,他尽可自专,以后但凡有违反军纪的,可任意处置,免得送到这里来给我留下一个治军不严的名声。”

其实他这么说自然没有怪罪郭嘉的意思,只是想魏延等人表达一下郭嘉的权威。

安排过这里的事情以后,程玉又在魏郡修养了数日,然后兵马起程回到徐州。

其实他不在的时候,徐州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当年所颁布的政令早就已经受到百姓的认可,虽然屡次有官员进言说要恢复汉朝旧制,但都被孔融等人压了下来,一来二去,这些事情已经没有人再想的起。

听说大将军班师回朝,赵王殿下也突然间有了雅兴要亲自出城迎接,任凭孔融等人如何阻拦,他是已经打定了主意,无奈之下,孔融只得派人通知程玉,并亲自准备赵王出城迎接的礼仪。

程玉听到这个消息多少也有点受宠若惊,这几年自己一直征战在外,竟然还能受到赵王如此的重视,其实这都是他选派这些伴读少年的功劳,这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已经在赵王的心中形成了一个英雄大将军的形象,如今这个英雄凯旋归来,又怎么能不亲自去迎接呢?

等到程玉真正归来的时候,迎接的场面比想象的还要热闹,城中的商贾百姓听说程玉的大军归来,也都自发的出城迎接,加上各种官员以及维持秩序的士兵,人流直排到十里长亭。

远远的见到程玉的军马到来,最前面的赵王和百官由路边的草亭之内出来,亲自在大路之上迎接,程玉的战马到达近前,见赵王果然恭敬的迎候在路上,慌忙下马行礼,行过君臣大礼之后,赵王在前,文武百官在后,一行人马浩浩荡荡的向徐州城行去。一路上,路两边的欢呼声不断,在百姓的心目中,程玉现在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人物。

虽然程玉觉得和这些官员贵族在一起很有迷失自我的感觉,但这是封建年代,该有的应酬还是有的。在酒席上,孔融为程玉介绍“朝廷”里新任命的官员,果然是“物以类聚”,弥横已经在孔融的推荐下入朝为官,现在作为御史中丞,既然是孔融当政,其他人自然不敢说什么。

程玉对这个人的印象很一般,觉得他为人太狂傲了点,不过作为御史,他的臭嘴正好可以发挥所长,尽情的批评。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比较吸引程玉注意了,原来,新任命的官员里还真有比较难得的人物,陈群不知从什么地方被孔融翻了出来。说起来程玉在青州的时候也曾经寻访过陈群,不过却一直无缘相见,他可是魏国的名臣,程玉自然要好好的套套近乎,这种内政型的人才,才是以后国家的柱石。

等这场宴席结束,已经华灯初上,程玉终于可以回到久别的家中。他离家门尚有一段距离,突然无瑕溜到他的马边,拉着他的衣襟对他说:“夫君,我有一点害怕。”

程玉一向见到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瑕,还是第一次见到她这种小儿女神态,有点夸张的奇怪表情问:“你还有什么害怕的事情吗?”(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国姓窃明名门春事娱乐:这明星能处,有钱他真捐九尾之夜,我截胡宇智波泉港岛风云:百年家族从香江崛起!天道罚恶令生死柱穿成男频文里的炮灰后,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史上最强弗利沙穿成极品老太太后,我成了全村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