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次元->回到明朝当太后->章节

255、太皇太后千秋(二)

热门推荐: 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都市国术女神 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 特种兵之战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当铺 我真不是魔神 剑仙三千万 诸天新时代 宇宙级宠爱 女配她天生好命

水砻是著名农学家王祯的发明。王祯在后代的名字不算响亮,但他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并称为四大农学家。不仅在农学方面有杰出成就,还在农业机械和印刷书方面成果斐然。

汪太后已经把路指明了,又有了几个先进典型,下面自然会跟风上。只是创造发明说来容易,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除了天赋过人,还要有机缘和条件。普通人依靠的是经验积累,官僚贵族还多了一个途径——翻书。

朱子墟就是其中之一。

周藩朱橚家族是明朝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子墟的父亲生了13个儿子;哥哥子埅,也就是如今的周王,生了八个儿子;他的儿子惠王同镳比他更能生,单是儿子就有25个。

这样强大的生殖能力,自然人口飞速增长。隆庆初年,周王系发展到4000余人,万历末达到32897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谓空前绝后。

虽然人口多,周王系的名声还不错,主要是他家也出能人。

子墟历史上天顺元年封颍川王,这回很不幸遇到了汪舜华,老黄历不管用。他妈得宠不算早,没有拿到封号,只能自己奋斗。

兄弟们都在努力读书习武,或者跟着研究草药,要么做点生意,他对这些不感兴趣,却对种地有点兴趣,因为现在有不少外国进贡的作物,朝廷正在试验——其实这也算家传,毕竟定王就是研究救荒出名的。

但是定王实在太能干,《救荒本草》记录了414种救荒植物,想要突破几乎不可能;这些新引进的作物,想要马上整出个一二三显然也不现实,毕竟需要各种数据,只有户部那里能看全。

子墟很有点沮丧,但还是努力尝试;偏巧这些年气候不好,水旱相仍,一点都不风调雨顺。有次暴雨过后,他去郊外看收成,却看到汹涌的河水中夹杂着各种木料之类的滚滚而下,突然想到以前翻书的时候看到的水砻。他回家把书翻出来,和工匠反复商讨试验,历经三年,终于成功复原了王祯的水砻。用竹条编成底圈,中间用粘土充填,并打入硬木齿,上下两圈相叠。下圈中间有一个与水轮相连接的轴,随水轮转动;上圈用绳索吊在木梁上。

子墟献给朝廷的水砻,一日能脱谷3000斤。

汪舜华大喜过望,亲自验证了,这才对宗室群臣说:“这才是我朱家的千里驹!”

建极十年,子墟正式拿到了颍川王的封号。

子墟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三年后成功复原了王祯的水轮三事。在普通水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它的轴首装置,使它兼有磨面、砻稻、碾米三种功用。

几乎同时,军匠戴志进献了连子铳,得到了于谦和兵部的重视,汪舜华自然大喜,重重赏赐。

处士茅珪有志于火炮的研究,汪舜华召见了他,听取了他的想法,拨给白银千两,让他在军器监办事。

参与出海剿灭倭寇的登州卫指挥使戚谏有感于倭寇狡猾,发明了水陆两用的火箭火龙出水。这种东西其实是万历援朝战争的时候出场的,不过巧在都是用来打鬼子。

用茅竹五尺,去节,并用铁刀刮薄。前后各装上一个木制的龙头、龙尾。龙头的口部向上,龙腹内装神机火箭数枝,把火箭的药线总连在一起,由龙头下部一个孔中引出。又在龙身下而前后各倾斜装着两个大火箭筒,把它们的药线也总连在一起,更把龙腹内装神机火匍的总药线连在前边两个火箭简的底部。水战时,面对敌舰,离水面三、四尺处,点燃安装在龙身上的四支火药筒,推动火龙飞行二、三里远,待其火箭燃烧完毕,就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火箭,这时,从龙口里射出数只火箭,直达目标,将敌船烧毁。

刚才还在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嘴角抽搐的汪舜华,顿时惊叹不已——怎么有点像二级火箭?

看着眼前这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听说他膂力过人,20岁那年曾单独与老虎相搏。

汪舜华忍不住赞叹:“真不愧是将门世家!”

兵部尚书罗琦以为她在夸赞戚谏是功臣之后,很捧场的提到了:“他的曾祖戚详,曾经是太祖的亲兵,后来跟随傅友德等征讨云南,不幸战死。太祖念戚详的功绩,遂授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戚斌生子戚珪,为人倜傥,仗义勇为,能文会诗。戚谏就是戚珪的儿子。”

好了,没跑了。

戚谏有两个儿子,长子戚宣,次子戚宁。戚宣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但没有儿子,弟弟戚宁也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景通。戚宣去世后,戚景通承袭了伯父的官职。

戚景通治军严谨,为人方正,是当时的名将。

但他的儿子无疑青出于蓝。

戚继光。

汪舜华不知道这段历史,但大致能猜到两者的关系,毕竟这是道送分题。

她听李震汇报了当时剿匪的经过:“倭寇人少,来去如风;官军虽然人多,但往往追之不及;尤其他们群龙无首,各自为政,必须各个击破。”——这对几十万大军分化瓦解是好事,但几十几百号人这么组队在大海上搞破坏,是真的要命。

于是李震定计,谎称大批商船停留在登州准备出港,一边说济南告急,星夜前往救援,倭寇果然中计——他们联合起来,打算干一票大的。

半个月后,4000余倭寇分乘战船36艘,在登州外海哨探,发现港口无船,情知中计,急忙撤离;被官军切断后路。短兵相接,倭寇不敢恋战,全速驶离庙岛海峡,意图穿越长山岛,但是他不知道明军在猫岛埋设水雷。不得已只能返回庙岛海峡决一死战,但官军却鸣金收兵。倭寇还在疑惑,火龙出水登场了,顷刻间,倭寇伤亡惨重。火龙出水发射之刻便是总攻之时。经过激烈的战斗,官军全歼了入侵的倭寇。匪首岗村一郎带领心腹仓皇逃回日本岛。官军按照太后的旨意,紧追不舍,最终在外海将所有倭寇全部击毙。

汪舜华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国力,真的很重要,谁能想到几百年后这些小鬼子到中华大地上烧杀戮掠,让泱泱中华差点绝种?

下面很不明白太后为什么对剿灭几个小小的倭寇这样感叹莫名,但对于太后将岗村一郎枭首,于南京北京示众,而后传首九边的做法也没有反对,只是觉得其他被俘的倭寇都是小贼,可以仁义感化,放其归国,宣扬中华德威。

汪舜华止住:“古人说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既然如此,也就不要寄希望他们突然醒悟了。这些年来,他们侵扰城池,杀掠百姓,无恶不作。原不原谅,我说了不算,那些被无辜戕害的官员百姓才算;现在,朝廷要做的,就是送他们去见那些无辜的死难者。”

她转过头:“所有倭寇,一律正法;并寄书倭国,令其约束国民,不可擅自侵扰天朝;更不要有觊觎天朝的野心。”

“听说当年日本使者入朝,答太祖高皇帝问日本风俗云:‘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我倒是想去看看,是不是真有汉唐遗风,还是沐猴而冠。”

下面面面相觑。

李震终于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兵部尚书,括弧南京,但很快调回北京,而且加封太子少保;戚谏则荣升指挥使,随后到北京武学进学。

另外一个受到丰厚赏赐的是军匠贾明,他发明了鱼雷并成功运用于实践,比历史上早差不多90年。

第一枚水雷制作并不复杂。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将火药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木箱下绳索坠有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中的深度。

这真的是开山祖师级别的人物了,自然要受到优待。贾明感恩戴德,更加往我投入,相继发明了用牛脬做成的漂雷水底龙王炮和沉底雷水底鸣雷。这两种水雷进一步改被改进为碰线引信的触发漂雷,有力维护了海防安全。

汪舜华身率以永安长公主为首的公主嫔妃命妇先到仁寿宫给她老人家磕头。永安长公主敬献了诗赋,重庆公主等献上自己的刺绣作品,都是仙鹤献瑞之类的;太皇太后下旨赏赐,而后前往西苑,女眷们随同公主们去北海游赏,太皇太后和汪太后则到会极门接受皇帝和宗室勋贵、文臣武将的朝贺。

汪舜华此前下过旨意,严禁各地以祝寿为名,惊扰民间;因此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各地官员没有敬献什么礼物,不过是写了颂寿诗词,或者收罗了些佛家典籍——太皇太后信佛,大家都知道;最多报告了这里发现麒麟,那里出现凤凰之类的祥瑞,太皇太后乐呵呵的,汪舜华懒得理会。

接着各国使臣送上了礼物,明显贵重很多,都是珍珠玳瑁珊瑚之类的奇珍异宝,不过年年进贡,今年知道太后大寿,加重了分量,当然赏赐也多了一些。汪舜华不搞薄来厚往,大家对进贡的兴趣有限,只是现在开放海禁,都想搭这趟车——尤其明朝大量进口粮食,南洋那边盛产粮食,很希望密切合作;当然最好是把关税降一降。

然后起驾转左,前往涵元殿,于路都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热闹场景。此时芍药怒放,榴花初绽,月季更是万紫千红,但显然大家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园圃内宫人扮作农夫耕作的场景。时值仲夏,主要是施肥拔草,齐王毕竟年少:“这么热的天,也需要劳作吗?”

——这应该是包括皇帝在内的天潢贵胄共同的感受,只是皇帝已经渐渐成熟,不多言语。

就知道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能看到花团锦簇,不知道世道艰难,不懂得民生疾苦,看来以后得常带孩子们来,让他们体会农夫的辛劳。

汪舜华心里琢磨着,前些年公务太忙,实在没时间陪孩子们,以后就算挤时间,也要多和孩子们相处,尤其是皇帝,该让他接触政务了。

看下面的都在冒汗,汪舜华就让户部尚书马昂出来解释,每个月都有什么农活,一亩地能有多少产出,要缴纳多少赋税,得出结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

群臣本来因为太后大兴土木,担心她犯了历代英明帝王都会犯的错,有了成就之后就逐渐骄奢,现在倒是稍微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去。

相关推荐:酒剑仙:雨夜宿醉,一剑震天下大唐,我娘胎修炼被李二发现了大唐:李二,你在教我做事?穿越从遮天开始我修了个假仙都市医神狂婿犯罪现场阅读器最不完美犯罪带着一艘战舰,来到了月球星球掌控系统从月球开始称霸